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获得最新活动资讯

续修家谱

念祖睦宗 续修家谱我先行
点击:   添加时间:2018-02-02 16:44:27

念祖睦宗 续修家谱我先行

                                       ――河北省孟氏家谱续修宣传材料

在中华大地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但作为该姓氏的后人,你对你的姓氏了解多少,你的姓氏是怎么来的,始祖是谁,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有过什么作为,到你这一代共繁衍了多少代,期间经历了多少次搬迁,始迁祖又是谁,这些问题你考虑过吗?还有,作为孟家后人,你知道你的辈份是怎么来的吗?我们孟家的行辈图被誉为“通天谱”,其玄机何在,为什么天下只有四姓能使用通天谱?能回答这些问题的人为数不多,绝大多数人生活在茫然之中,这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续修家谱的原因之一。

水有源,树有根。为什么全国有很多孟氏宗亲每年要到山东邹城祭祖,是因为那里是我们的老祖先出生及安葬地,那里有我们老祖先孟子的神庙,我们都是他的后人,我们都姓孟。姓孟本身就是一种荣耀,这种荣耀是老祖先孟子带给我们的福荫。之所以有这种荣耀,是因为先祖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参与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历代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圣典,也因此成为国家教育必不可少的经书圣卷,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在今天仍存在。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道德精神和价值取向符合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具有很高的时代价值,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作为孟子后人,我们在享受先祖带给我们的福荫的同时,也有责任继承和弘扬先祖的思想文化,凝聚正能量,助力中国梦。

一、孟姓的来历

孟姓来源于姬姓,分两支。一支为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旦之后的鲁公族,到鲁桓公,生有三子,即庆父、叔牙、季有,并以孟孙、叔孙、季孙另立族姓,成为鲁国的三大公族。自此,孟孙庆父的子孙以孟孙为姓。传到孟敬子,即孟子的曾祖父捷,世为鲁大夫,所以到了孟子的父亲孟激就从鲁大夫降为国人,始立族姓,称孟,即山东孟氏;另一支为周武王的少弟康叔(封为卫国君)后裔,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姓首先在中原北部兴起,并且两地孟姓很快融合,在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等省境繁衍极昌。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纷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由于孟柯是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氏族人便以其为本族的荣耀,遂尊孟子为本姓始祖。

二、尊重先祖  寻根认谱

先祖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四月初二,卒于公元前289年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先祖在孔子倡导的“仁爱”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丰富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治国方略,后世尊为“亚圣”;因此,也把孔子、孟子的学说合称为“孔孟之道”。儒家思想自汉初开始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以后的历朝帝王都把儒家思想尊奉为治国的施政准则。

孟子后裔绵延相传,至今已近八十代,历经二千三百多年,其间历代传承均有谱牒记载。

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明、清两朝的各代皇帝都把孔、孟家族编成一套行辈用字,并把家族的观念充实其中,使后辈人不忘圣祖、圣训,同时主动弘扬先祖思想、懿德;皇家又以免交杂税、不服劳役的优待提高孔、孟家族的社会地位,带动整个社会的稳定。“孔孟之道”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败走台湾,还没忘记带走孔孟的传人。

在华夏大地,有且只有四姓的家谱是所谓的“通天家谱”,这四姓就是孔、孟、颜、曾。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颜回、曾参四大圣贤,四家所用的字辈千百年来完全相同。这四姓始祖,古往今来,皆以圣人尊之。至圣为孔子,孟子被尊为亚圣,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而复圣颜回、宗圣曾子均是孔子的嫡传高足。孔、孟、颜、曾四圣在现实世界虽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却以“斯文在兹”的信念为后世中国人建立了一个精神家园。

在孟氏家族中,有着一条传统的族规,即无论哪个支派,凡是不按辈字取名的不准入谱。同族中,晚辈对长辈是相当尊重的,无论在天南海北,也不论年龄大小,只要对方比自己的辈分高,就必须按实际辈分称呼。孟氏行辈从亚圣第56代“希”字开始,到第105代“昌”字止,共50个字,所用辈字都是皇家御赐和国家政府批准颁布的。这50个行辈字分别是: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10个字,系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年(1369年)御批;“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10个字,系明崇祯二年(1629年)批赐;“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10个字,系清同治二年(1863年)批赐;“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20个字,乃孔子第76代孙孔令贻先生于民国7年(1918年)请示北洋政府内务部所批。辈分字用完后上报续谱,但辈分用字不会循环使用。

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孟氏家族已一百四十多年未能再次续谱(末次修谱为同治四年即1865年,俗称“同治谱”),时间跨度之长,史无仅有。现如今,家族中能知族谱之端倪的在世者中寥若晨星、且已年逾花甲。现在的孟氏家族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就是绝大多数人只知自己姓孟和现在的居住地、辈分,却不知祖籍何处,更不知何时迁入现居住地、始迁祖的名讳、在现居住地繁衍了多少代等。更有甚者,全村的孟家人不知自己的辈分,这是多么的可悲。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近150年没有续修族谱。再看孔家,用的同样的家谱,却不存在以上现象。民国十七年(1928年),孔族中人倡修合族大谱,几经筹备,于民国十九年在孔庙开馆,正式进行。全谱成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十一月,由孔德成任总裁,参加工作人员60余人,历时7年而成。开始时在孔庙举行仪式,陈奉告文牲醴,恭行祭告,并由族长宣读誓词。谱成,再次举行了告祭仪式。根据这部家谱,凡属孔裔不论散居何地,只要能查考的,一律载明属于何户何支,编排得有条不紊,清晰明确。所以凡今存60岁以上的孔裔(到1997年止),都能在谱中查到自己的名字,并可依序上溯到每一位祖先,直至孔子。

可见,孟氏家族的续谱工作已经迫在眉睫,续谱难度也是非常之大,如若延搁,今后难度恐将更大。

三、家谱的价值和续修的意义

家谱之于个人,追溯根脉;家谱之于家族,传承精神;家谱之于国家,观史鉴今。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毛泽东说过:“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国泰民安,盛世修谱。家谱可以怀先祖之功德,遵圣贤之遗训;借助家谱中先祖的教诲和族人们的感人伟绩,又可以传谕后人、激励后人;更可使先祖倡创的伟业继往开来、发展创新,传承后代。按照祖训,我们孟氏族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孟氏族谱已有150余年没有大规模修谱,再不续修,这部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孟子世家谱》濒临断续,我等之辈将有愧先祖,有愧后人。为了抢救这一历史文化的瑰宝,挽救孟氏族谱和流寓各地的支谱,不使孟氏族谱在我们这一代断档失传,历史的重担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续修孟子世家谱是功在当代,利在子孙,恩泽后世的盛举,是孟氏族人多年的夙愿。孟氏族人,子孙繁衍,氏族昌盛,延续至今,修谱者,旨在“详世系、辨亲疏、厚伦谊、严冒紊”,并以此教育后人饮水思源,详知绵延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修谱更有着为宗亲搭建联谊平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当前续修谱工作的发起与组织

1949年,亚圣孟子的第七十四世奉祀官――孟凡骥全家去了台湾。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家统战工作政策在“孟子故里”――邹城落实,经基层推荐和组织考察,确立孟子后裔第七十五世嫡次孙孟祥居为山东省政协委员、济宁市政协常委、邹城市政协副主席、邹城市台胞台属联谊会会长、孟氏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孟母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两岸关系沟通后,在台的孟凡骥委托孟祥居,代表宗府奉祀官处理孟氏家族事务和续家谱事宜,后又送来台湾版的《三迁志》、《孟子世家族谱》,并授有奉祀官印作为处理家族事务的参考和依据。2010年11月1日,孟祥居代表孟氏续修谱委员会向全国孟氏家族发出续修《孟子世家谱》的倡议。2011年5月2日,在台的第七十五世奉祀官孟祥协亲写委托书给孟祥居,要他组织续修家谱事宜。

孟祥居全身心投入《孟子世家谱》续修大业。后因年龄和身体因素,他先后主动申请辞去邹城市政协副主席、孟氏宗亲联谊会理事长职务,仍继续担任孟子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孟母教子研究会会长,满怀热情地做好海内外文化传播、学术交流、宗亲联谊、续修支谱、寻根问祖等工作,尤其在《孟子世家谱》续修上倾注了自己的心血。经与各地宗亲交流沟通,确定了大谱续修的工作思路,力促尽快实施。他不顾年老体衰,多方奔走,宣传倡议,呼吁孟氏宗亲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同完成《孟子世家谱》续修之宏伟大业,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益当代、惠及后世,慰藉始祖在天之灵,了却孟氏子孙之夙愿。

自孟氏宗亲联谊会向海内外发出续修《孟子世家谱》倡议后,各省市及部分县纷纷组织成立孟子思想、文化研究会及孟氏宗亲(或孟子后裔)联谊会,并迅速展开续修谱工作。

尽管河北省宗亲组织成立较晚,修谱工作动手组织也较晚,但省内有些市、县的宗亲组织却早在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几年前就已成立,且已完成了续修谱任务,如衡水景县和廊坊霸州市的孟氏宗亲会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些村镇自发组织的续修谱任务也已完成,如邢台沙河市的孟石岗村、唐山市开平区的冶里庄村等都走在了前列,这对我们全省孟氏家族的续修谱工作的展开极为有利,我们可向他们取经,借鉴他们的经验,少走弯路;还有部分县区正在展开这项工作,如石家庄市的赵县、保定市的蠡县等。作为省一级的孟氏宗亲会,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就是续修谱的组织,希望全省各地市的宗亲们给予理解和支持。总之,我们要响应总会号召,奋起直追。各县、区的宗亲骨干们要深入一线进行宣传,积极动员和组织本县、区的孟氏宗亲,本着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人的原则和心态抓好续修谱工作的落实。

 

 

河北省孟氏“两会”续修谱办公室

2016年11月8日

 

 

【返回列表】